廉政动态
驻农业农村厅纪检监察组:推进专项整治工作督导案例
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开展以来,驻农业农村厅纪检监察组采取“四不两直”和“室组+部门”联合暗访督导方式,直插项目现场、资金补贴末端,对专项整治开展情况进行实地监督检查。
初夏的午后,利通区扁担沟镇赵家沟村的田间地头一片忙碌景象。驻厅纪检监察组主要负责人带领督导组一行避开所有干部的陪同,沿着田埂随机走访正在劳作的村民。走到一块农田时,看到几名正在给大豆苗锄草的农民,督导组向他们了解耕地地力保护补贴、农机购置补贴等情况,当问及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补贴及“一卡通”使用情况时,村民罗某某黝黑的脸上露出迟疑:“其他补贴都按时到账了,也是打到‘一卡通’的,就是去年种的11亩大豆,补贴好像没打够。”
说者无心,听者有意。督导组负责人当即追问细节:“补贴标准是多少?村里统计时有没有登记?”罗某某回忆,去年村里统计过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,按政策每亩有特定补贴,但直到今年春耕,这笔补贴款始终没进“一卡通”。“想着金额不算特别多,又怕麻烦,就没好意思到村委会多问。”他挠着头补充道。
“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,补贴发放关系到国家政策是否落实到位,关系到老百姓对党和政府的信任,不能有丝毫马虎。”离开田间,督导组当即赶往赵家沟村村委会,核实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申报、审核及发放台账,逐户核对实际种植面积和补贴发放情况。经过核查2024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花名册,罗某某应补贴面积是11亩,由于去年村干部操作电脑时误将11亩记成1亩,致使给罗某某只发放了1亩的补贴300元,同村另一户村民马某某的14亩补贴信息未及时录入台账,导致两户24亩共7200元补贴“卡”在了最后一环。
驻厅纪检监察组紧盯问题整改不放松,四下扁担沟镇督促乡村两级尽快研究解决补贴发放问题。随后,纪检监察组又专程到利通区农业农村局组织协调、约谈分管副局长,明确要求对漏发、拖欠补贴的农户,严格按照补贴对象和标准要求,及时予以补发。从核实情况到督促整改,整个过程不回避、不拖延,展现了专项整治“靶向解决问题”的力度。
7月23日,罗某某的手机收到一条银行到账短信——2024年利通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补贴3000元已到账。几乎同时,同村另一户村民马某某也收到了4200元补贴款。拿着手机到村委会确认后,罗某某特意给驻厅纪检监察组工作人员打来电话,语气里满是激动:“没想到随口一说的事,你们这么上心!不然钱不会打这么快,钱虽然不算多,但是把该拿到的钱拿到了,心里肯定是满意着呢,你们辛苦了!”
这笔“失而复得”的7200元补贴,虽是专项整治中的一个“小切口”,却折射出财政惠农惠民资金政策落实的“大民生”。这场直奔田间地头的“突击检查”,不仅揪出了一笔漏发的补贴,更让群众真切感受到专项整治带来的民生温度。(驻农业农村厅纪检监察组)